11.10.08

怪人

在不少人眼中, 讀音樂的人都是「怪人」, 我也是其中之一, 我對"anti-social"、"socially awkward"這類字詞的感覺已經麻木了, 也不介意別人在背後這樣形容我。

我不會否認自己的社交生活少, 一來沒有這麼多時間, 二來我跟大部分香港學生話題不多, 也不太跟他們一起外出, 而美國朋友週末也不會有很多節目, 一般都是去教會和休息, 生活較為簡單。如果真是對音樂有熱誠, 修讀演奏的人的生活其實都是「無休」, 當然每個人花在練琴的時間都不同, 但我覺得練琴是每天都應該做的事, 練多少是另一回事, 但最少也要用少許時間去彈琴, 保持手部肌肉的狀態, 我間中會「偷懶」一天, 不過之後心裏總會有一份罪惡感, 而且雙手感覺好奇怪, 會感到自己有個動作沒有做, 那就是彈琴的動作, 我試過在乘飛機時在桌上或自己的腿上練習, 但感覺非常不舒服, 所以一定要在鋼琴上練習才有效。練琴是沒有練完的一刻, 現在你也許會認為自己的彈奏很完美, 但下一刻再彈同一首樂曲的時候, 你應該會找到可以繼續進步的地方。有時候朋友約我外出而我又拒絕, 他們會問:「練少一日唔駛死掛?」, 我只能無奈地微笑。

我不太擅於社交, 犬其是在一大群我不認識而又不懂音樂的人當中, 我會感到沒有什麼話可以講, 自然地我會當旁聽者, 我曾經逼自己嘗試講話, 不過聽到自己在胡扯一番, 我便覺得自己像個笨蛋, 倒不如保持沉默, 現在我會盡量找相熟的朋友一起去, 什至避免出席這類場合。我其實是可以很健談, 不過一般只有讀音樂的人才會認識到。

3 comments:

新鮮人 said...

每個人的喜好和生活方式都不同,
只要自己喜歡就好了,
不過也不可以"與世隔絶",
人是群居動物,
要多點了解外面的世界,
否則好易變"單一性高技巧無知人仕"!

Anonymous said...

順其自然罷,或許你可以培養音樂以外的興趣,那便能在社交活動中作多點話題了。

Anonymous said...

著名指揮家兼香港小交響樂團藝術總監葉詠詩的丈夫是警界中人,當然也愛音樂,記得曾有傳媒訪問她時問道:「為何不選擇一位音樂家作你的伴侶?」,她答道:「每天也接觸音樂,若以音樂圈中人作終生伴侶,話題難免總離不開音樂,這會非常沉悶,生命應不止音樂,還有其他原素;現在可聽丈夫談及警界的事,饒有趣味,也可激發她對音樂的聯想。」

葉詠詩說的對,生命是多元結合,雖以音樂作專業發展,但也不應讓音樂佔據了生命所有空間,而扼殺了生命其他原素平衡發展的機會;不應把自己局限於一個圈子,趁年青,盡量拓濶自己的眼界,說不定可刺激你對音樂的體會與感受!